登录

快速注册

我们来聊聊互联网人最关注的终极问题……

作者:互联网行业观察mp 时间:2018/03/31 阅读:3984
来源:三节课(sanjieke01) 本文内容来自3月21日晚三节课与拉勾联合举办的“2018年互联网人必听的 […]

来源:三节课(sanjieke01)

本文内容来自3月21日晚三节课与拉勾联合举办的“2018年互联网人必听的解密会”在线直播,这是一场35万人在线参加,数百个直播群内一致好评的直播,业内少见。

本场直播由三节课联合创始人黄有璨主持,三节课CEO后显慧、拉勾网联合创始人鲍艾乐(Ella),火币网区块链研究院副院长郭大治作为嘉宾参与,共针对以下几个话题进行了重点交流和讨论——

我们精选了本次直播的大部分精华内容,依照话题逐次展开,在此分享给你。

以下为正文。

第一部分:2018 互联网人才趋势

黄:非常荣幸能邀请到几位重量级嘉宾,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按照几个话题渐次展开。首先,我们知道拉勾网平台收集到许多互联网人求职的数据,我想请问 Ella,关于大家在求职、就业、职业规划方面的问题,有没有一些有趣的观点?

鲍:好的。其实在三年前做市场调研时,当时我们简单测算了一下,认为互联网行业从业者最多应该有500 万左右。但事实上今年行业从业者已经接近3000 万,拉勾网本身就有 2000 多万的这样一个存量。

展开剩余96%

所以,第一,整个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是很蓬勃的。在很多年前,大家会觉得互联网是一种技术,但今天大家会说互联网是一种思维方式,或者说它是一种全新的、每个公司都要去拥抱的一个时代。所以可以看到,除了纯互联网公司(比如 BAT、拉勾以及三节课),还有一些在大家印象中属于传统行业的公司(比如大家熟悉的万科地产、招商银行等),他们对互联网人才的需求量也在急剧增加。这是行业的一个情况。

第二呢,我感觉到在年轻人尤其是90后中,很多人愿意加入互联网行业。如果他们有能力去成为一个码农,他们就会去拥抱互联网,甚至拥抱区块链;或者他们更喜欢去做一些偏运营的工作,那么他们可能会成为运营向、产品向或者设计向的人才。

黄:我想了解一下,刚才说的 3000 万这样一个数据,是包括了纯互联网公司的人才以及传统行业的互联网人才是吗?

鲍:是的,在传统行业中也有互联网岗位,比如一些新媒体运营等。除了以上两点之外,我们从城市的角度来看的话,80% 以上的互联网公司还是集中在北京、深圳、上海、广州、杭州、成都这六个城市。其中北京和深圳排前两位,这两个城市是当之无愧的人和公司都最多的。

如果再看城市之间的流动,我们会发现一个神奇的现象。这个现象从前年开始,今年变得明显,那就是许多北京的互联网人在流向杭州。

我们做了一个很有趣的数据分析,假设一位年轻工程师要在北京买60平的房子,要不吃不喝25年;同样一位工程师要在杭州买 60 平的房子,只需要5年左右。所以对于一些人来说,杭州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也算是杭州的一个城市竞争力。

另外我想请教Luke,就您看到的,在运营和产品岗这个方向,大家在城市之间是怎样的选择?

L:在我们的学员中,大部分学员的分布还是和互联网的分布一致的。他们集中于北京、上海、杭州、深圳这四个所谓互联网行业的“一线城市”,以及广州、成都、南京、西安、厦门这类互联网“二线城市”。

从迁移的角度来说,北京、深圳有人进来,有人走,整体维持高水平;但是,就杭州、成都来看,我身边很多人去了这两个城市,很多公司也往这方面迁,慢慢形成一个产业集聚的格局。

鲍: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我觉得选择城市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同样是做互联网,在北京、深圳,和在杭州、成都的体验是绝对不一样的。但是我个人还是鼓励大家,在新入行的时候一定要去竞争最激烈、最繁华的地方。因为你会得到非常全面的锻炼和历练,它会是你此后在行业中发展的宝藏。

另外我看到黄老师给我的提纲里有一个问题:要去大公司还是小公司?我个人建议,如果你有能力的话,在年轻的时候肯定是要去大公司看一看的,但时间不宜过长。大公司的见识能够成为你的显性资源,它会成为你的背书,比如我对 Luke 不是非常了解,但听说他是某大厂的产品老大,那么就知道这个人的能力是有大厂背书的。

不过大厂招聘全年无休,不只在三四月招人,所以如果大家想去大厂,不必那么在意一定要在这两个月跳槽。而中小型创业公司的职位释放大多在三四月份,主要是因为这个时期它有人才流出。所以三四月份理论上是一个好的时间。

但如果你不是特别紧迫地想跳槽,可以在九十月份再动作,因为这个时期竞争者相对较少。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是这个公司招了很久还招不到人,有可能有妥协的余地。我觉得在大厂和小厂之间,大家可以做一个选择:年轻的时候去大厂见识一下。但我个人认为不要超过 5 年。

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我们之前在大厂的经验来看,大厂一般是Q1做计划,Q2跑一跑但节奏还不太紧张,Q3压力可能大了一点,Q4就开始玩命冲KPI,如果从这种节奏来看,它对于选择哪个时间段进入大厂有没有别的指导意义?

鲍:我没有特别研究过这个问题,不过我感觉,客观来讲中国活下来的大厂都很有竞争力、很有狼性。比如我们和阿里的同学合作,他们晚上十一二点都还在和我们开电话会。所以我感觉大厂的某些部门一直都非常有竞争力。

L:我补充一点,我在大厂和小公司都待过,发现对于新人来说,应该是大公司学做人,小公司学做事。小公司里有机会接触一些项目,锻炼业务能力;大公司有机会去锻炼沟通能力、资源协调能力、整合能力等。这个是能力项的不同,主要看个人的选择和这个阶段的需求。

鲍:同意。其实对于公司的选择,对于去不了大厂的人,我建议还可以去细分领域排名第一的公司。因为细分领域第一的公司,它一定有过人之处,可能也不像 BAT 那么难进。同时因为是细分领域第一,那么它也是一种背书。

另外关于行业,电商、企业服务这两年招人的需求非常旺盛,侧面可以证明,大众创业创新的浪潮不管怎么变,但电商和企业服务这几个行业相对是比较稳定的。

不过今年有个新冒出来的是区块链行业,这个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是激增的。这个需求主要体现在研发人才、行业研究员以及区块链相关的内容和记者,这三类岗位需求最大。如果我们细说区块链的话,不仅是大家了解的ICO项目招人,包括腾讯、阿里、顺丰科技等公司也招区块链人才,只是可能他们还在做试点,以及和 ICO 做的事情也不同。

另外从整个行业来看,60% 的硬性需求是研发。在研发的多个种类来说,PHP、JAVA和 Pathon的需求是比较靠前的。运营、产品、设计类需求大概各占10%-15%,其余是销售和财务等职能岗位。

我们发现高端运营人才的需求是稀缺的,但产品经理是供需比最高的。这个供需比最高不是说产品经理已经人才过剩了,相对来说仍然是有大量产品相关的空缺岗位的,但只是相对来说从供给端数量和需求岗位数量的比例来看,产品经理是最高的。也就是在各个岗位对人才都紧缺的情况下,产品经理的供应是相对宽松的,竞争可能更激烈。

所以我们现在也在担心,现在市场需求什么样的产品经理?我们从公司发展来看,产品经理是在公司中比例相对偏小的一类人群,而综合的运营、增长(比如增长黑客)等岗位是更加吃香的比如很多公司招人的时候都直接写“增长黑客”。

从个人的选择来说,市场总有起伏。比如前几年IOS和安卓开发人才待遇是最好的,IOS 和安卓开发起来之后,很多培训学校都能供应这类人才;但到了移动互联网发展瓶颈、大量APP消失的时候,这个需求还是有所回落。

所以我觉得不要太在意市场和行业火不火,还是需要修炼自己的专业能力。在任何一个方向上面成为大牛,我相信你都会是非常抢手的,即使有一天你的岗位发生了变化。比如PC时代的网站编辑,大多转了运营和产品,如果你对用户的感觉、对数据的敏感度、能力过关,那么行业怎么变都不怕。

黄:刚才说到区块链公司新增大量岗位,不知道从拉勾的数据上来看,区块链公司从去年十月到现在的增量大概是怎样的?

鲍:我们统计过拉勾上在招的区块链岗位大概在2000个左右,集中在北京,但它的增长似乎还是就在这半年。

黄:那么我们请郭老师来验证一下。就郭老师的体会,火币网内部招聘需求有没有什么变化?

郭:我们的招聘需求和Ella说的比较一致,起初以技术类为主。但随着行业和结构的发展,能够从行业角度进行研究的人才成为一种需求,另外,和外界进行沟通的运营、品牌等人才也成为一种主要需求。

黄:刚才 Ella讲到,从拉勾数据来看,研发类、行业研究员、内容编辑和记者需求比较大,研发类和内容编辑、记者还比较好理解,但行业研究员对于很多人来讲可能是比较陌生的概念。正好郭老师作为火币网区块链研究院副院长,能否给大家介绍下区块链行业的行业研究员是一个什么样的岗位?

郭:行业研究员实际上就是站在行业高度看待区块链行业发展、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从行业趋势来看,并不一定是区块链公司在招行业研究员,还有广泛的各行各业公司去看区块链这个行业,因此也招区块链行业研究员。

黄:另外我还想请问一下,在产品和运营这两类职业序列下各自有很多细分岗位,针对过去一年,在这两类岗位序列下,哪几类是增长最快的?

鲍:当我们说运营时,指的是一个广泛的范畴,而且即使在一个公司内部,游戏运营、活动运营等岗位也是完全不一样的。从拉勾的数据来看,我们发现,这一年来偏内容类的运营以及通过对内容传播做掌控而获取影响力和用户的运营,市场需求是比较大的。

第二部分:区块链与普通互联网人的关系

黄:明白,这是 Ella 给我们分享的一个额外信息,接下来我们就回归到今天非常多人都在关注的焦点——区块链。去年底借由徐小平老师的一张朋友圈截图流出,区块链一下成为整个互联网行业关注的焦点,整个互联网的人都对这个神秘的行业抱着一种好奇而恐慌的观望态度。

创业者且先不论,许多0-5岁的一线从业者相信都比较困惑,他们可能听说了区块链,看了许多介绍和资料,但还是不懂区块链到底是什么。那么我想代表大家请教郭老师,对 0-5 岁的普通一线互联网从业者,应该怎么理解区块链?如何看待区块链的火爆?有必要快速进入行业去占领一席之地吗?

郭:首先我不认为应该感到恐慌。我先尝试从产品经理这个角度去分析一下区块链这个问题。区块链本质上来说有着去中心化的特点,它是一种数据使用的方法,本身没有太多技术创新,而是方法的组合。基于这种去中心化的特点,人们从比特币中抽象出区块链技术。

从产品和运营角度来说,从09年比特币诞生以来到现在有 10 年,比特币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产品,它将区块链去中心化的特点生动展现在大众面前。

大家都以为比特币是货币,但实际上比特币和区块链到底谁先谁后也分不清。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比特币其实不应该被看成是一个币。虽然它实现了价值传输,但它价值波动非常大,失去价值尺度的作用,更类似于一种另类的资产。

但基于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区块链经过多年的探索,可以被多个领域使用。目前就我已知的已有20多个领域在用区块链技术做探索,只不过还没有太多成熟应用。所以这样来看,区块链行业有许多机会,如果早期观察到这个行业,应该是能让人兴奋的。

黄:那么我总结一下,对于区块链,首先我们应该把它看做一种可以应用于各行各业的、去中心化的、作价值传递的技术创新;其次,就当前来看,区块链在许多行业处于探索阶段,如果你对技术本身感觉到兴奋,那么应该拥抱这种技术。

那我想接着这两点追问一下郭老师,就您看来,在未来一两年,在哪些行业的那些场景下,你觉得会有令人兴奋的或者可能落地的区块链应用?

郭:刚才说到有 20 多个行业在开展这种尝试,但实际上这个行业处于初期阶段,技术本身还在不断迭代的过程中,区块链本身的响应速度、可扩展性、稳定性等还在不断提升,适用于行业应用的条件还是比较高的。所以我们现在是认为有这么几个可能的方向:

一是技术领域。技术本身还不太完善,但特点已经展现出来了,沿着这个去中心化的思路可以有许多探讨。这个方向对于学密码学、计算机等同学来说大有用武之地。

二是线上化程度比较高的行业,比如游戏、数字广告、金融(其中业务相对简单的、做风控内容比较少的部分,比如支付)等。因为区块链是增加了存储成本、传输成本、技术成本,降低了交易成本的行业,我们有个观点是“要上链,先上线”。如果你的数据没有录下来,没法做进一步的处理。

鲍:郭老师提到区块链在游戏行业应用,可以举个例子吗?

郭:一般通用的是两种模式。一是虚拟资产的交易,这是一种泛资产的交易,比如游戏装备,也有人提出跨游戏交易,但只是一种尝试;二是建立一种透明机制,比如抽奖、竞猜等,避免暗箱操作。

黄:郭老师刚才举了几个行业的区块链应用,相信很多人对区块链行业有了一定了解。对于研发人员来说,进入区块链有很大价值释放空间,这是肯定的。那您认为除了研发之外,什么类型人才进入区块链行业,随着行业发展可以获得较高的红利?

郭:实际上区块链行业发展几年,形成了相对多元的产业链。按照一般的认识来说,上游是挖矿,中间是钱包或交易所,下游是应用。

所谓的“挖矿”是指适用于比特币这种特殊机制的产业、特殊的环节,会用到芯片,芯片设计是一个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领域。

中游的钱包,或者说交易,是指去中心化的交易,基于某种智能合约,可以实现代币之间的自动交换。

所谓下游是指基于一定的技术平台,针对特定场景开发的应用,涉及到业务模式和具体场景的衔接。

所以具备区块链的基础知识是一个条件,其次要专于某个行业,比如游戏、支付等,有深刻了解,才能用区块链去“加”。

黄:所以在当前阶段,先要对区块链行业有深刻的理解,进入这个行业才有比较大的空间。刚才郭老师正好讲到了下游的几种具体应用,我想提几个网上被很多人假想的应用场景,请郭老师分析下什么时候可能会实现。

第一个就是知识产权的交易和保护。假设 Ella 在知乎上发了一个东西,在现在的环境下很多人转载都不用跟 Ella 打个招呼,Ella 也得不到任何收益,假想上链了一种知识产权的保护,每一次转载和应用都可以自动进入智能合约,Ella 也可能得到分成。这个应用场景您觉得可能实现吗?以及可能的话,什么时候可能?

郭:其实这个场景是很多项目正在尝试的方向。有了区块链这个手段后,将传统的知识产权概念放大了。现在我们谈的知识产权就是版权、专利、商标等,比如三节课就是一个有价值的商标,但对于刚刚说的在知乎上发文章这事,可能没必要专门申请一个版权。

那么有了区块链技术之后,碎片化的微型知识产权可以实现它的价值。区块链可以把原有不同业态的边界打通,比如自媒体和社交是分割的行业,区块链在行业与行业的交界去打通, 对于知识产权保护,这个行业的逻辑是说得通的。

黄:那您觉得这种应用多久以后可能发生?

郭:现在这种尝试,主要制约在底层链的效用上,吞吐量受影响。它可能逐渐扩大,和应用和技术的发展匹配。

黄: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我们看待区块链行业一些实际应用场景的大规模落地可能奔着3-5年甚至更长,不知道我理解的对不对?

郭:我认为现在这个行业尚在开端,最后这个行业会是什么情况尚不清楚,但对于更多人来说,意味着更多机会,而不是说你在结果中占有什么位置。

黄:那么我想代表在座许多做产品和运营的互联网人问一个问题:他们想进入区块链行业,但之前做的是电商或其他行业,习惯了那一套流程,进入区块链行业后有什么要求?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尤其是产品和运营、营销这些偏业务的岗位,在进入区块链行业中要面临的差异具体有哪些?

郭: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用行业的逻辑去发现需求,因为区块链行业有非常强的技术储备,而且它的业务模式和传统的互联网产业有很大区别。

一般我们认为,基于区块链会产生更多共享经济的模式,供给和需求在技术的支撑下会发生很频繁、很灵活的转化。在这种新的模式面前,产品和运营要先看懂行业逻辑,找准你面对的需求是什么,这可能是区别比较明显的一点。

发现需求之后,其实满足需求的方法和其他行业的逻辑是相通的,比如如何协调内外部资源、提供产品等。而且现在区块链行业虽然提倡去中心化,但有大量公司还是以中心化的方式运行。那么在这种工作环境下,与原有工作的节奏、规律没有太多区别。

黄:我想我大概懂了,也就是说,对于产品、运营、营销从业者,进入区块链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要先懂这个行业。比如产业的上下游、有哪些角色、关系是怎样的、怎么协调在一起,充分理解后才能捕捉到做产品有哪些需求点,自己能提供什么样的解决方案,当前行业里大家在关注什么话题,当你有了这种洞察后,再往下才能知道做出什么产品形态。这和传统的产品、运营、营销的工作逻辑和方法是一致的。

L:感觉很像我们当年从传统领域进入互联网。你要先理解互联网的业务逻辑,具备自己的能力点,然后拥抱新技术。

黄:那么关于区块链的话题,Luke 和 Ella有没有什么想和郭老师交流、探讨的呢?

鲍:今天很有启发,我有一个问题想问郭老师,当前在区块链行业做的比较好的人是一些什么特征的人?因为我们知道很多人想进区块链这个行业,其实又一些人已经进去了,他们就是最早吃螃蟹的人。

黄:刚才咱们聊的是从技能层面多一些,现在这个话题可能我会从人的潜质、个性这方面来讲。

据我观察,早期进入这个行业的人有一种比较好的自我驱动的特点。他们会在日常生活中首先捕捉到区块链的特点,能够敏锐地捕捉信息;知道这个信息之后,他们有一种自我管理的精神,就是要去弄明白这个事;弄明白以后,他们就会分析自己能有哪些机会进入、接触这个行业。

其实很多人最开始完全是从业余、兴趣的角度去关注这个行业的。所以说敏锐地捕捉信息、自我驱动、行动力,是比较明显的特征。

L:那郭老师您是怎么进入这个行业的?您之前从事的是哪个行业的工作?

郭:我之前从事的是互联网金融行业研究,互联网金融本身领域比较多,比如保险、金融,包括区块链等。在这么多个行业中,我觉得区块链行业的特点相对明显,所以花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这方面的研究。

第三部分:互联网产品和运营的趋势预测

黄:特别感谢郭老师给我们分享了很多关于区块链的信息,那接下来我们回归到关于 2018 年行业的业务趋势上来。

可能三节课的用户会知道,昨天我们发布了关于 2018 年的十大猜想,但其实我们自己内部提出的猜想远远大于十个,只是有部分没来得及在文章中呈现。那么我们就请 Luke 代表三节课,分享一下关于没来的及呈现的部分猜想。

L:昨天我们发布了十大猜想,但还有几个文章没呈现的判断,我觉得也挺明显。

第一个判断是,产品微创新在接下来一段时间有大的作为。我认为创新的市场规律还是存在的,目前来看用户的使用时间被三大应用占领(微信、微博、头条),但用户其实有欲望跳脱出来,比如将朋友圈设成三天可见,这是一种用户想要跳出来的需求。但如果说用大的创新去颠覆这三大产品,我认为目前不现实。

但微创新开始出现,如冲顶大会其实是直播的变种,但它把直播的互动做到了极致;趣头条其实是头条的变种,但它基于头条的玩法,加上了红包和上下线的关系等。

其实像一周CP、恋与制作人这样的产品的火爆,也让我们看到用户的时间还没有被填满,而且他们需要新的玩法。但这种新玩法是在原有大产品的基础上演化出来的。

所以说,微创新存在,但这种创新的模式还不算成熟。我们没有看到大量的新技术涌现,除了已有的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在整个传统互联网(古典互联网)里,技术模式还很传统。

没有技术颠覆,很难有蜕变的产品出现;并且现在的商业模式还建立在BAT模式之上,停留在 to b 或者 to c 的模式,很难跳出来去产生新的产品。但微创新和一些传统业务比如教育的结合,也许会有比较长的周期。我们的课程的运行当中,也会引入这样的产品来加强我们的服务,

第二个判断比较悲观,小而美的产品在BAT 和 TMD这类巨头面前机会越来越小,被并购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在没有颠覆性的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之前,巨头会有更多机会和市场资源去占领跑道,比如冲顶大会率先杀出来,紧跟着就有了头条的百万英雄。巨头和新的巨头持续而大量的投入会让小而美的产品尴尬,很多产品会选择要么结合要么被并购。

但我认为对于产品,整体趋势还是乐观大于悲观。2018是产品大年,基于过去几年技术和运营的创新、探索,产品有了新的机会。不管是微创新还是AI、区块链技术创新,我们都会看到今年市面上还会有很多新产品涌现,以及和金融、教育、房地产甚至是区块链等行业结合的产品也会出现。

我认为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也在慢慢引领世界的方向,这得益于中国市场非常充分、饱和。举个例子来说,中国互联网是五花肉,美国市场是两极,充沛市场会孕育充沛的产品形态,比如一线用头条、抖音,二线用趣头条、快手等。

另外,90后对生活的感悟和经历也会催生一波新的产品形态。在时间、空间、人群的三个立体维度来看,产品可扩展的空间非常大。所以我认为 2018 年应该会是产品非常好看的一年。

黄:Luke正好讲到了后面这个问题,那么我代表一部分人问一下,如果正巧在小而美的产品公司,怎么办?

L:我觉得有两个原则。如果你相信这件事是你当前必须要做的,就坚持做下去,不去管未来情况和收益。另外,有些事要看发展,比如有些小而美的产品可以有很好的收益,也许它对你整个人生也很有价值。

但如果你还没有进入行业,那么你就要考虑到底是想大爆发还是要输出一种价值。比如我们做三节课就是我们应该做的事,那么我们就会坚持做下去。但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不是你必须要做的事,也可以考虑换个赛道。

黄:Luke讲得特别好。其实我认为,行业发展的逻辑、创业的逻辑、个人职业选择的逻辑,这三种逻辑不必合到一起。那接下来我也代表三节课输出一些对运营的额外判断。要输出的东西仍然从属于一个大的观察和环境,昨天十大猜想中也说了,整个大环境就是流量红利没有了,业务进行到要靠精细化运营的阶段,更多的时候想要依靠砸钱和简单粗暴的投放获得增长,是不太现实的。

那么围绕这个大现实,我补充两个小判断。第一个,我觉得到18年,对80%以上的互联网运营从业者,职业发展的瓶颈不在技能,而在对业务的理解。

很多人最初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关注的是技能层面的东西,比如新媒体运营关注写文案、排版等具体的技能,但其实他们学会了一堆技能之后,最终还是对业务缺乏理解。

举个简单的例子,前两周面试见了一个在招聘行业做内容的小姑娘,聊天中她提到感觉做的事杂,没有成就感,没有前途,我就问了她一个问题:你觉得招聘这个业务最本质的业务逻辑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它是怎么赚钱的?你自己的工作怎么协助这个逻辑运转起来?她没回答上来。

所以我感觉,大量的人并不是说有技能层面的缺失,而对于业务层面的理解是不够的。至少 80% 以上的人从来没有思考过我刚刚提的这些问题,不管他们是在做金融、教育、社交、招聘或其他业务,但他们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个逻辑,所以即使做了很多事,还是发现自己在公司没有什么地位。

鲍:对,这里我要顶一下黄老师的观点。其实从面试官的角度看这个问题,是看的很明白的。最近我每天看200多份简历,也会邀请很多人来公司面谈。如果要做好运营、产品或市场,你需要对这家公司钱从哪儿来、到哪儿去有一个了解,对每个环节都得清楚。

我记得Facebook的CEO提过一个概念叫“伪工作者”,您刚刚提的就是这种“伪工作者”,他们虽然每天都很辛勤工作,但他们的这些动作有没有转化为一个公司的生产力?有时候我是存疑的。很多人是为了工作而工作,但运营更重要的是要知道终极目标是什么,基于目标和结果去做动作。

黄:如果把这个问题抽象来看,可能前几年有流量红利的时候,做动作就能有增益;但今天所有动作必须服务于业务,才会变得更加有效益。

那接下来第二个判断还是围绕精细化运营来讲。昨天十大猜想也提到了,未来行业对于策略型人才的需求会增加,当低端人力成本上升的时候,理论上企业会希望业务更多由策略和机器去驱动。

要依赖策略驱动业务,那么逻辑、数据分析能力等属性对于运营从业者来说是必须的,但绝大多数运营从业者不具备这些属性。

很多人以前的工作更多是在社群、社区等地方,更擅长处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内容生产、社区氛围的维系等具象的工作。但是从大量数据中抽象出来变成规则、机制、策略,大多数人是不擅长的,且这个学习成本相对较高。

不过这些能力有可能恰恰在很多产品经理身上是具备的。所以未来两年,产品经理转行做策略型运营或者大规模用户的运营(偏规则制定、机制驱动),可能机会会比较多。

鲍:我们的数据也在印证,高端运营的需求是在激增的。

黄:是的,有个真实的例子,去年头条招一个高端内容运营的岗位,发动了各种资源,即便在这种情况下,半年都没有找到,所以行业的两极分化很明显的。

鲍:所以未来的运营思维要有穿透力,所有动作指向什么目标,这要很清晰。5年以内的基层运营会很容易迷茫,再加上行业和公司对于运营的定义不同,岗位要求本身对人才也可能有误导。

L:是的,正好我也给大家一个建议。我觉得在刚工作3-5年也就是职业生涯早期的时候,职业是强标签;5年后职业是弱标签,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更有价值。

鲍:非常认同,你会发现一个特别成功的公司,往往它的成功是产品加运营尤其是综合的运营的整体体现。所以你想成为一个做出优秀作品的人才,那你对自己的要求可能是T字形,先进入一个垂直的领域,到了一个阶段后要横向拓宽,不再有职位的边界。

第四部分:我们给互联网人的职业建议

黄:这正好延伸到下一个问题。我们几个人各自从自己的角度给了大家一些关于行业、业务、职业发展的建议,那有几个是目前行业从业者普遍困惑的问题,接下来我们把这些问题抛出来,请各位嘉宾做一些解读和回应。

那第一个问题是,对产品、运营和营销从业者来说,未来的职业发展是应该让自己变得更全面,还是更专精于某一个方向?

之所以有这样一个问题,是因为我发现现在很多公司的业务变化非常快,对人的要求也更全面,很多人做了很多不同方面的事,但发现全都做的不精,感到很矛盾。关于这个问题,我想先请 Ella 来从你的角度给出一些建议。

鲍:这个问题是个很好的问题,我建议这样去想:比如现在运营岗位分很多种,产品运营、活动运营、内容运营等等,千万不要被职位标签框定自己,要跳出来看你的能力标签是什么。

我们专业地去看一个人,要看他的三个面向:一是知识,比如作为产品经理的逻辑、做市场的对品牌和公关的知识;二是技能,是指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三是经验,这个是无可替代和不可逾越的,比如说有人即使上了三节课的课程、做了作业,但有可能他还是没有经验的。

大家更多地先从这三个方向看自己有没有特长,比如对数据特别敏感、逻辑特别强、对传播特别有洞察等,基于特长后你会发现其实职业发展的路是很宽广的。比如你可以选择产品、运营或是市场的某个面向,我觉得这都是互通的。

当你知道自己具体的能力标签后,接下来就要放宽你的视野,要拉伸长项,让短板不再明显。一个成功的职业不在于拼命补短板,如果你能找到一个岗位,能让你极大发挥你的长项,同时把缺点补得不明显,你就会在职业上有大放光彩的时刻。

黄:我觉得刚刚Ella 讲的对我触动很大。我们应该把以职位为中心的思考惯性摒除掉,更多回归到知识和经验储备,找到与发挥能力长板,去补足经验。

接下来是第二个普遍问题:很多人说传统行业要拥抱互联网,但过去两三年以来,互联网人进入传统行业似乎没有很多成功,所以到底要不要去拥抱传统行业互联网化?互联网人要不要考虑进传统行业?如何判断哪些公司是能进入的?

这方面特别想咨询下郭老师,因为知道郭老师一直对行业是比较有研究的。

郭:好的,那我们从两个方面探讨。首先互联网化不是趋势而是现实,拥抱传统行业的互联网化,问题只是在于你准备好了吗?

具体怎么拥抱,还是要分情况来说。如果你只是把它当一个职业,那么哪个行业的收获都差不多;如果把工作看作机会,还附加和行业共同成长的价值,那么你会投入更多、考虑更多。这些付出会成为你长期的职业生涯的支撑,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说选择行业还是要选和社会发展趋势相符合的。

黄:感谢郭老师,紧跟着我想追一个问题给 Luke 和 Ella:从实际来看,很多互联网人进入传统行业后,会吐槽老板不懂互联网,自己无用武之地,那么怎么规避这种情况?

L:那我先来抛砖引玉。首先我认为,在传统行业做的好的互联网人有个特点,他们进入行业后,先不谋求改变行业的运营逻辑,而是先跟随这个逻辑,用互联网思维去加强既要业务中的某些点,去提高传统业务的运转效率,这样他们的发展空间是可打开的。

而那些一进去就想颠覆、重构流程的人,其实你是没有理解这个行业的发展规律的。每个行业发展是有规律的,建议你一进去,还是先跟随它,用互联网思维去加强它。

鲍:我个人有个想法是,优秀是一种习惯。比如在工作之前一定要在学校里成为顶级的人物,要考过第一,知道考第一是什么体验。比如我自己招人喜欢招曾经有过成功经历的,哪怕是不相关的领域,但都能够说明这个人身上具备成功的素质。

我觉得一个人要想做得好,对于初级层面,是要考虑技能如何,比如做运营能不能把增长做起来。但其实真正要成为行业精英,最重要的是处理复杂问题和局面的能力,包括诸多因素发生变化的时候依然能够做出很好的决策和举动。

有人会问,觉得自己像单纯的专家型人才,应不应该去“腹黑”的地方历练下?所谓处理复杂局面的能力,不是指处理复杂的暗黑的人际关系的能力,而是指在面对不确定局面时的承压能力、信息不完整的时候的决策能力、宏观层面上去思考业务效益的能力。你要历练的是对外在世界的应对能力,通常需要经历痛苦和艰难的时刻。

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要有感召他人的能力。领导力不是指当了领导之后才有的,而是指感召别人的能力,比如能否跟随不再是领导的人做事或让别人跟随你做事?如果你能够感召不懂互联网的老板听你的做事,这本身就是非常重要的能力。

黄:Ella引出了最后一个重要问题:前面我们讲到一个现实情况,互联网行业里人才的两极分化严重,低端人才堆积,精英人才稀缺,那么对于一个普通个体来说,想成为精英人才的成长路径是怎样的?

郭:结合个人体会谈一下,我建议在做好本职工作的情况下多操点心,把个人成长和公司联系起来。互联网各行业变化的节奏比较快,一段时间内你和某公司某群体绑定了,那么就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看看公司发展、行业发展,想点更多更宏观的事。

鲍:这个问题翻译一下就是“如何成为一个牛逼的人”。记得以前有个段子:如何用一年时间获得三年的工作经验?点开就两个字:加班。我觉得有一定道理,因为我自己笃信一万小时定律,我自己的一些技能隐约在一万小时之后就有了质变。有的人可能在工作中有顿悟的体验,我觉得这个就是你在一个方向持续努力后发生质变的结果。

但质变的前提是你要有明确的职业目标。我发现大家喜欢听职业规划课,但有时候职业没办法明确规划,有的时候是需要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既需要有一定灵活性,有时候也需要有“傻傻相信”的信念。所以有坚定目标是很重要的,不要轻易地去动摇。即使现在是金三银四,但很多人是不适合说跳就跳的。

第二是要了解自己,扬长避短。第三是去相信那些痛苦的历练一定不会白费。如果你在职场中经历了一些痛苦,那么更重要的是去思考这个痛苦的历练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如果你一直带着这样的心态,那你就会慢慢成为想要的自己。

L:之前我在朋友圈看到一句话:如果一个互联网人在行业变化面前不焦虑,和咸鱼有什么区别?这其实就是一种精英化的焦虑。

为什么会精英化?这是因为早期互联网就是“人傻、钱多、速来”,有一大堆“人力堆积”(都不是“人才堆积”);而现在互联网发展精益化、复杂化,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

那怎么去应对这种变化呢?我认为人的成长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方法论的梳理、总结、内化,需要将你做的事做到极致,有一技之长。这需要在1-2年内完成,三节课正在做的事情也主要是在这个阶段帮助大家。

第二阶段是创造力的提升,这是要闯的。很多精英人才是闯出来的、不设限的,你要在工作之外想点别的,或者加入一些组织、做一些活动等,都可以获得充分的成长。

第三个阶段,当你既有创造力又有方法论的时候,就要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案。把方法论和创造力结合起来,可能就能在这个阶段达到精英的要求。

以上是本次直播的全部内容,感谢黄老师和三位嘉宾的分享,也感谢拉勾网、火币网对本次直播的支持。同时,还要感谢大家的观看,希望本次直播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发表回复


copyright © www.scitycase.com all rights reserve.
京ICP备160195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