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个中国高校AI人才培养计划启动,Hinton、Hopcroft和李开复开班授课
李根 发自 凹非寺
第一个中国高校AI人才国际培养计划,今天在北京大学正式启动。
主办方包含了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创新工场AI工程院和北京大学。
全国49所高校,共计106名教师,成为首期学员。
图灵奖得主John E. Hopcroft、深度学习的开创大神Jeffery Hinton,以及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将亲自担任首期培养计划第一次课程授课嘉宾。
具体是怎样一回事?
首个中国高校AI人才国际培养计划
今年2月,量子位报道过,在教育部的北京西单办公室里,李开复和教育部领导、50多位大学里的计算机专家“密谈”了整整一下午。
实际为的就是这次的中国高校AI人才国际培养计划。
当时,核心探讨的是如何加快中国高校AI人才培养。而现在,解决方案出炉,中国高校AI人才国际培养计划出炉,该计划希望利用中美联合、共同培养的模式,从高校教师入手,加快中国AI人才的培养进程。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许涛司长现场致辞称,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了国家战略,与之相对应的当务之急是人才的培养。
在与创新工场及高校专家商讨后,决定展开高校AI人才国际培养计划。一方面提升中国高校AI师资力量水平,进而升中国高校AI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水平,最后还会在中国高校AI教育体系和学科建设方面下功夫。
许涛司长透露,教育部正在研究高校AI专业设立和一级学科建设,未来AI人才的培养方向,不光是AI课程本身,还会以“AI+X”进行跨领域交叉培养。
此外,伴随中国高校AI人才培养计划启动,还会围绕教育增强中美AI交流,比如成立中美AI高校联盟,开展全面合作。
500名老师,5000名学生
具体承担该计划的是创新工场AI工程院和北京大学。
创新工场AI工程院副院长王咏刚将“重回”母校,担任首期培养计划的班主任。
他谈到了中国高校AI人才国际培养计划的出发点和目的地。
王咏刚表示,AI产学研客观存在的差距,是当前各方共识,无论是高端人才方面,还是课程培养方面,中国都与世界领先存在差距。
为了消灭中国AI应用人才的鸿沟,王咏刚认为目前可以从可以从高校和教育AI落差入手。
而且就在去年夏天,创新工场AI工程院曾有过类似尝试。
当时发起的Deecamp夏令营,从1000多份简历当中筛选出36位,进行了为期5周的封闭训练,最后都打造完成了非常令人惊喜的AI系统。
“中国人才的优势:理工科底子好,学习能力强,只要方法得当,一定可以弥补当前不足。”王咏刚感叹说。
最后,作为首个中国高校AI人才国际培养计划,希望为高校500名老师、5000名学生,打造称最大规模的AI人才国际培养计划。
值得一提的是,图灵奖获得者、第一期授课嘉宾John E. Hopcroft也漂洋过海来到现场。
Hopcroft表示:这次培养计划,是今天迈出的一小步,但会是面向未来的一大步。他很荣幸为中国AI人才培养发光发热。
作者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作者
— 完—